当前位置:首页>文章中心>高中课程>萍乡二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讨论稿)
文章详情

萍乡二中高中新课程实验实施方案(讨论稿)

发布时间:2018-04-20 点击数:13006

2008年秋季我省启动高中新课程首轮实验,新课程实验的实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对于提升我国基础教育教学和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贯彻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精神,结合省教育厅《关于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的有关要求,为确保我校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民满意的学校为目标,立足学校实际,在我校初中部义务教育改革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充分借鉴我市三个实验样校的作法,积极稳妥地推进高中新课程实验;构建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学校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提高,提升学校教育质量、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

二、目标与任务

1、贯彻落实国家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有关要求,严格遵循普通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全面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加速传统教育观念到现代教育观念的根本转变,不断提高教师的协作能力和组织能力。

3、立足学校实际,大力开展校本研究,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具有学校特

色的学生选课制度和学分评价制度

    4、通过课程改革实验,逐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和学生个人成长需要的校本课程

5、以课程实验为契机,不断完善新课程管理体系,稳步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跻身省重点中学行列奠定基础。

三、工作思路与工作原则

1、坚持高中新课程的目标和宗旨,“规范管理,求真务实,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做好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总体规划。学习和借鉴我省实验校和我校样板的经验和做法,做好高中新课程启动前的准备工作。以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为主,做好高中新课程师资队伍建设和促进老师专业成长工作。把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作为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要目标,重视过程管理,做好各阶段的管理措施跟进,制度跟进,教研跟进,培训跟进,设备跟进等工作的落实,做到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充分准备,落实措施,分步推进,适时调整,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确保我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顺利实施。

2、实施工作要体现以下几个原则:①以校为本,实事求是的原则②以人为本、民主管理的原则③解放思想,科研先导的原则④协调推进,操作可行的原则。

四、重点、难点

1、校本课程的开发建设与管理

2、学生选课指导和个性化修习计划形成以及学生潜质的开发。

五、组织领导与基层工作

1、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

     任:李小青

   副主任:刘晓东  彭华玖

     员:唐汉辉、李枝发  葛建明  何水根、曾小斌、各科教研组长,高一年级组长。

指导委员的职能主要是:研究编排本校的课程方案与课程表,组织指导本校“科目课程小组”开展工作,组织研究校本课程开发与编制实施方案等。

2、科目课程小组

  长:刘晓东

副组长:唐汉辉、何水根、李枝发

  员:高一各科备课组长,参加省级培训的十位骨干教师

科目课程小组的职责是提出本学科必修课和选修课开课方案及其说明,并上报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主导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等。

3、教研组与备课组

1)学校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针对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不同学科教师交流与研讨。新课程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以校本课程研发为载体进行校本课程研究;以教研组、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听评课活动,通过具体课程的分析、讨论和交流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组织理论学习,通过专家讲座、教师进修等形式提高教师教育理论水平;以教研评价奖励制度激励教师参加校本校研的积极性。

 

2)教研组与备课组要促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切实转换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建立学生个性化的选课指导制度,形成有效反映学生课程修习状况的学分制度,要加强对教学班的管理,探讨行政班与教学班相结合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

六、班级管理

1、行政班管理

高一年级必修课基本上以行政班为单位组织教学,学生的自习课、班会等在行政班进行。进入高二后,根据倾向于理或倾向于文的学生学科选择不同,对行政班进行部分调整。行政班的管理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学生日常行为管理、教育外,要注重学生在教学班的表现情况行政班。班主任负责本班全体学生选课工作的指导、选择、汇总并为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

2、教学班管理。

教学班由选修相同模块的学生组成。教学班的管理工作由任课教师即导师承担。导师负责学生该科目的学业评价。导师承担教学班的班风班貌建设和学生教育、管理、评价,管理课堂秩序(如学生出勤、课堂纪律、课堂表现等),学段结束时将对学生的操行情况和成长记录与班主任沟通并交班主任留存。

七、校本课程的开发

1、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民主性相结合的原则

2)针对性与多样性相结合的原则

3)人文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4)实践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

2、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措施

1)以教研组为单位,鼓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学校将课程开发纳入教师业务考核之中。

2)以模块形式或专题形式开设校本课程,学校鼓动教师大胆创新。

3)由于大多数课程是由教师单独开发和实施,没有现成的教材,因而学校倡导志愿相同的教师组织小团队共同开发和实施校本课程。

4)校本课程应建立在基本校情、社会需要和地方特色基础上。如《钢琴》、《舞蹈》、《写生》、《学生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萍乡旅游资源开发》、《赣西文化名人思想解读》、《家电的维修与保养》、《中外影视赏析》等。艺教处应该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力军。

八、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管理。学校成立“学校课程指导委员会”和“科目课程小组”,全面负责新课程实验的实施。

2、加大经费投入。完善金祥大厦四楼1000平方的装修与设施,使之成为我校校本课程实施的重要基地。

3、加强专业指导,必要时学校将请市教研专家指导。

4、重视师资培训。

九、新课程设置方案

教育部规定普通高中学制为三年,课程由必修和选修两部分构成,并通过学分描述学生的课程修习状况。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我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编排的指导意见》,我校在新课程设置时将遵循以下要求:

1、每学期分上下两个学段安排课程,每学段10周,其中9周时间授课,1周时间复习考试。

2、学生每学年在每个学习领域都要修得一定学分(必修或选修均可),因此学校每学年都要开出所有学习领域的课程。

3、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课程均应一直开设到高三下学期。

4、合理安排选修课Ⅱ开设,每学期安排相应的课时,以保证学生至少完成毕业所规定的学分。

5、选修课的开设要坚持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的原则。

根据以上各项要求,我校编排如下表格。

1、普通高中新课程内容一览表

 

 

 

 

 

学习领域

科目

模块

必修

选修Ⅰ

选修Ⅱ

语言与文学

语文

语文1   语文2

语文3   语文4

语文5

1、诗歌与散文2、小说与戏剧3、新闻与传记4、语言文字应用5、文化论著研读

学校按有关规定自主开发的课程

外语

英语1  英语2

英语3  英语4

英语5

系列1(英语6-8,达八级;英语9-11,达九级)

系列2(语言知识与技能类、语言应用类、欣赏类)

数学

数学

数学1  数学2

数学3  数学4

数学5

系列1(文科基础)系列2(理科基础)

系列3(文化系列) 系列4(应用系列)

人文与社会

思想

政治

1经济生活

2政治生活

3文化生活

4生活与哲学

1科学社会主义常识 2经济学常识

3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4科学思维常识5生活中的法律常识6公民与道德与伦理常识

历史

历史1

历史2

历史3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2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5探索历史的奥秘6世界文化遗产荟萃

地理

地理1

地理2

地理3

1宇宙与地球2海洋地理3旅游地理4城乡规划5自然灾害与防治6环境保护7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科学

物理

物理1

物理2

系列1(侧重于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融合)系列2(侧重于物理学的应用和实践)系列3(侧重于物理学的研究思想与方法)

化学

化学1

化学2

1化学与生活2化学与技术3物质结构与性质4化学反应原理5有机化学基础6实验化学

生物

1分子与细胞

2遗传与进化

3稳态与环境

1生物技术实践

2生物科学与社会

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技术

信息

技术

信息技术基础

1算法与程序设计2多媒体技术应用3网络技术应用4数据管理技术5人工智能初步

通用

技术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电子控制技术、建筑及其设计、简易机器人制作、现代农业技术、家政与生活技术、汽车驾驶与保养、服装及其设计

艺术

艺术

艺术与生活系列、艺术与情感系列、艺术与文化系列、艺术与

科学系列

 

音乐

音乐鉴赏、歌唱、演奏、创作、音乐与舞蹈、音乐与戏剧表演

 

美术

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

艺术等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每个学生学习的项目和内容可以不同,但都应必修一定的学时。

田径运动、球类运动、体操类运动、民族民间体育、水上或冰

雪运动、新兴运动、健康教育专题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国家颁布相应的《指南》,学校根据《指南》和本地实际开设

 

社区服务

社会实践

2、普通高中新课程各科目学分、周课时、总课时分配表

学习领域

科目

必修学分(共116学分)

必修Ⅰ学分(不低于22学分)

选修Ⅱ学分(至少获得6学分

学分

周课时

总课时

所需学段

学分

周课时

总课时

所需学段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0

4

180

5

8

4

144

4

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

英语

10

4

180

5

8

4

144

4

数学

数学

10

4

180

5

8

4

144

4

人文与社会

思想

政治

8

2

144

8

4

2

72

4

历史

6

2

108

6

4

2

72

4

地理

6

2

108

6

4

2

72

4

科学

物理

6

3

108

4

4

4

72

2

化学

6

3

108

4

4

4

72

2

生物

6

3

108

4

4

4

72

2

技术

信息

技术

4

2

72

4

1

1

18

2

通用

技术

4

2

72

4

1

1

18

2

艺术

音乐

3

1

54

6

1

1

18

2

美术

3

1

54

6

1

1

18

2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1

2

198

11

1

1

18

2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15

3

270

10

 

 

 

 

社区服务

2

 

 

 

 

 

 

 

社会实践

6

 

 

 

 

 

 

 

学生发展空间(还可获得学分)

33

18

308级高一课程计划总表(初案)  

 

学习领域

科目及

必修学分

高  一

高  二

高  三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上学期

下学期

语言与文学

语文

 

1

2

3

4

5

1

2

3

4

5

总复习

外语

 

1

2

3

4

5

1-6

1-7

1-8

 1-9

总复习

总复习

 

数学

 

 

数学

 

 

1、必2

 

3

4

5

1-1

1-2

3

4

 

总复习

5

2-1

2-2

2-3

34

 

 

人文与社会

政治

 

1

2

3、必4

1、选2

3-6

总复习

3

4

历史

 

1

2

3、选1

2、选3

4-6

总复习

3

地理

 

1

2

3、选1

2、选3

4-7

总复习

3、选1

 

 

物理

 

1

2

 选(文科基础)

选修

选修

选修

总复习

化学

 

1

2

1

1、选2

34

56

总复习

生物

 

 

 

1+部分必2

2+3

1+部分必2

2+3

选修

总复习

 

技术

信息技术

必修

1

2

3

45

通用

技术

技术与设计1

技术与设计2

选修

艺术

 

艺术

 

音乐欣赏

美术鉴赏

选修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1

2

3

4

5

 

综合实践活动

研究性学习

分散

社区服务

三年不少于10

社会实践

每学年一周

校本课程

不少于

校本课程

 

                                                   2008820